田野考古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(八)
作者:张小朋 日期:2010-04-20
⑶ 地层地形地貌编辑器:(GenerateTerrain.exe)
我们认为地貌地层的制作有很多手段,在本课题的研究中,我们先实现一种,用网格的坐标方法输入,即先在遗址上打上网格,形成此区域的平面坐标,指定共有多少个时期的地层,然后测量每个地层在各个坐标的上表面的深度,还要指定这个地层的图片,将这些数据导入本模块,生成地貌地层。下面,将详细介绍地形数据的测量,系统数据录入,模拟测量地形的过程。
测量数据采集方法介绍:
在遗址上划定待测量的土地的范围,并确定测量点:在测量土地表面上打上正方形网格,网格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土地表面表示为一个测量点。
测量数据包括:
① 测量区域地形的长度,
② 测量区域地形的基准点,
③ 测量区域地形的测量点的测量值(该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深度或高度值)。
测量数据录入与模拟地形流程介绍:
① 测量数据录入:
初始录入数据包括:地层数目,测量点数目,长度单位,地形长度,基准点;(如下图)
(图:地形转换程序)
初始数据录入完成后,点击“确定”,系统生成测量点数据录入表格,按下述测量点数据录入方法录入测量数据。(如图:测量点数据录入表格)
(图:测量点数据录入表格)
②测量点测量值录入方法:
● 测量点测量值的规定:
系统自定义测量值的正方向为:指向下层土层的方向,这样就要求测量点的测量数据满足下述条件:测量点的下层地层的深度值大于或等于上层土层的深度值,系统在生成地形时,会自动对测量点的测量值进行上述条件检测,以保证数据对系统是可用的。
● 测量点数据录入过程:
在录入表格中,行表示每个测量点,列表示测量的每一土层,初始时,系统设定每个测量点的所有测量值为0,根据地层上测量点的具体测量值,填充表格,完成测量数据的录入。
如果测量点的数目过多,无法在一次情况下录入所有测量数据,那么在中途停止录入数据时,我们对已录入的数据进行保存,保存为*.dem文件,在下次我们继续录入这份测量数据时,读取该文件到系统中,继续录入剩余测量数据。(如图:完成测量数据录入)
测量数据录入完成后,点击“生成地形”,系统利用测量数据,模拟出文化地质地层的初始形貌。(如图:系统利用录入的测量数据生成地层的初始形貌)
(图:完成测量数据录入,系统利用录入的测量数据生成地层的初始形貌)
③ 模拟地层信息编辑:
模拟生成地层的初始形貌后,我们对模拟地形进行详细信息编辑,编辑的信息包括:地层土质纹理,模拟地形的名称,模拟地形的说明文件;
首先,我们给整体地貌命名,并指定说明文件,接着,选择分离操作,单独操作模拟地形每一地层,选中要操作地层,指定土地的材质图片(纹理贴图),以表现出该层的土质,同时,给地层命名(该地层的名称:如清代土层),指定详细说明文件,这样就产生了一层完全根据现实测量数据模拟出的地层,并附有土层各种详细信息的说明。
在上述给地层添加信息的过程中,我们也可以打开测量数据编辑窗口来查看地层的测量数据。
同样的方法,选中其它地层进行编辑,给地层添加信息,完成地层的模拟。
添加完所有地层的信息后,在演示窗展现出测量区域内完整地层风貌。
(图:完成第一层地层的信息)
(图:完成所有地层的信息)
(图:单层操作及操作菜单)
(图:编辑说明信息)
④ 文件保存:
编辑完所有地层的信息,并确认无误后,我们可以把测量数据和地层的信息保存到磁盘上,文件类型为*.obj,该类型的文件表示某一具体的模拟实物,在将来用这些模拟实物来搭建场景。文件保存过程中,如果测量数据有过改变,系统将自动保存改变后的测量数据,文件类型为*.dem,文件名与*.obj同名,以便单独查看测量数据。
(图:保存模拟地形)